羅天嬋是新中國第一位杰出的抒情女中音歌唱家,是原中央樂團國家一級演員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。
她首唱的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《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》《思鄉(xiāng)曲》《春光好》《歌唱農(nóng)村新面貌》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》《克拉瑪依之歌》《向北京致敬》《孤獨的牧羊人》等歌曲,影響了幾代人,被譽為“不老女中音”。
羅天嬋人生坎坷,父親和弟弟很早就悲情離世了,將她推入巨大的悲痛中。摯愛的丈夫陪伴羅天嬋走過最艱難的歲月,夫妻倆風雨與共。
而今羅天嬋已到了晚年,她的人生狀況又是怎樣的呢?
羅天嬋1934年出生于廣東韶關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,父親是湖南楊梅山煤礦的總工程師,母親是家庭主婦。羅天嬋是家中長女,下面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。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為躲避戰(zhàn)火,羅天嬋跟隨父母輾轉遷徙廣州、重慶、梅州、長沙等地。她在長沙周南女中讀完了初三。
抗戰(zhàn)勝利后,母親帶著3個孩子回到廣州,父親繼續(xù)在湖南工作,父母長期兩地分居。
那時候羅天嬋一年之中很少見到父親,但父親很愛她,有時回家會給她帶幾粒少見的糖果,或送給她一個彩色發(fā)卡。濃醇父愛照耀羅天嬋成長。
1951年,羅天嬋剛升入高二,家庭就遭遇重大變故:父親遭受不公正待遇。她與媽媽趕到湖南看望父親,卻不允許靠近。
原來父親工作的煤礦礦主逃走了,父親留下來配合地下黨保衛(wèi)礦山。解放后,相關部門安排羅父擔任副礦長。羅父以礦為家,盡心盡力工作。
然而在特殊的年代里,羅父被扣上了各種帽子,悲情離世。羅天嬋和媽媽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生命消逝,母親眼前一黑癱倒在地,羅天嬋心碎地將母親拉起。
父親早逝,將羅天嬋一家推入巨大的悲痛中。從此羅天嬋的性格發(fā)生了很大改變,她變得內向、沉默。
羅母艱難地拉扯3個兒女,一直沒有再婚。在別人的歧視和白眼中,羅母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。懂事的羅天嬋幫母親分擔生活負擔,在家里做飯,照顧弟弟妹妹。
羅天嬋天生一副好嗓子,是師生眼里的百靈鳥。1953年,中央歌舞團在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等省招學員。當時羅天嬋在廣州越秀師范學校讀書,全校的孩子都去報考。
中央歌舞團將羅天嬋安排在聲樂研修班深造,楊金嵐教授是羅天嬋的第一位聲樂老師。后來楊教授回到武漢音樂學院工作,羅天嬋又拜張利娟為師。
張利娟是著名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,教學經(jīng)驗豐富。一段時間后,相關部門送她去保加利亞深造。羅天嬋又跟隨男高音歌唱家魏啟賢和愛人馬文芹學習聲樂。
1954年,這兩位老師也出國深造了,單位又安排羅天嬋跟隨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孫家馨學習。
羅天嬋剛進團時,被定位為女高音,孫家馨發(fā)現(xiàn)羅天嬋的低音區(qū)很好,中間聲音比較寬厚,建議她唱女中音。
團里的林俊卿大夫還特意為羅天嬋檢查了聲帶,發(fā)現(xiàn)她的聲帶很長,有點薄,但比女高音厚,適合唱中音。從此羅天嬋被定位為女中音。
按照國際慣例,女中音要學7年,女高音要學5年。因當時單位急需人才,羅天嬋他們只學了兩年,就從聲樂研修班畢業(yè)了。因表現(xiàn)出眾,她被留在中央歌舞團工作。
1956年,樂隊和合唱隊從中央歌舞團分離出來,成立了中央樂團,團長是李凌。羅天嬋分到了中央樂團,她既獨唱還唱男女聲小合唱。
《向北京致敬》是羅天嬋的第一首獨唱歌曲,被太平洋影音公司錄制后,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。
1957年,羅天嬋隨團赴廣州、上海、東北和內蒙古等地演出。當時條件相當艱苦,他們帶著行李住在演出后臺,團里食堂的大師傅自己帶著鍋碗瓢盆露天做飯。
由于父親的原因,羅天嬋的事業(yè)受到了影響,團里舉辦音樂會不讓她上臺。一天周總理來聽音樂會,團長李凌作陪。
這次團長安排羅天嬋上臺演唱,他認真向總理介紹:“羅天嬋是我們團里自己培養(yǎng)的演員,個人條件相當好,但家庭出身不太好。有些人對我安排她上臺唱歌有意見?!?/p>
總理說:“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,建設我們的音樂事業(yè)?!睆拇藞F長李凌敢于大膽使用羅天嬋了。
那時,羅天嬋去參加全國音樂周大型演唱活動,她在《紅軍根據(jù)地大合唱》中唱女聲二重唱,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影響。
與此同時,羅天嬋還參加音樂周的留學生專場音樂會,及“五四”專場音樂會,她演唱的《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》深受觀眾歡迎。
家庭出身像一道繩索套在羅天嬋的脖子上,不久羅天嬋被下放到揚州農(nóng)村參加勞動。
那時她既要插秧,又要站在田埂上給農(nóng)民歌唱。因為太勞累,羅天嬋的雙腿浮腫,嗓子唱壞了,患上了聲帶小結,直到半年后才恢復。
1959年,團里排練《貝多芬第九交響曲》,因為樂隊的人手不夠,羅天嬋被從農(nóng)村召回,在演出中打大鼓。
兩年后團里經(jīng)費緊缺,決定“以小養(yǎng)大”,羅天嬋與團里幾位主要演員,組成了一個獨唱、獨奏組,去全國各地演出,掙錢給團里發(fā)工資。
在演出中,羅天嬋學習廣東南音,這個曲調優(yōu)美婉轉,羅天嬋將美聲和南音相結合,讓觀眾覺得很新鮮,演出頗受歡迎。
上世紀60年代中期,羅天嬋結婚了,丈夫在文化部的演出處工作。當初兩人談戀愛時,羅天嬋就告訴丈夫,說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,丈夫并不計較。
在他看來,羅天嬋那么善良、寬容,與人為善,歌又唱得那么好,肯定沒有壞心眼。他告訴羅天嬋:“我只愛你,不考慮其他因素。要是生活里有什么風雨,我愿與你一起面對?!?/p>
羅天嬋知道,在那個年代,丈夫與自己相愛需要很大的勇氣,她對丈夫和婚姻充滿了感恩。1968年他們的大兒子降生了。
特殊年代里,羅天嬋的弟弟也因為父親,遭受不公正待遇。為了活下去,他離開廣東去香港,結果在途中非正常死亡。
父親和弟弟悲情離世,撕裂了羅天嬋的心,而她還要忍受父親和弟弟給她帶來的歧視和壓力。那時羅天嬋的生活暗無天日,她沒了演出機會,整日遭受白眼。
那時羅天嬋因方方面面的壓力太大,心情暗淡。丈夫總是耐心開解,給她最有力的心理支撐。
著名女演員方子春親眼見證了羅天嬋與丈夫走過的那段風雨歲月。
方子春1973年出生于安徽桐城,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,她的哥哥是著名演員方子哥。
從藝以來,方子春主演了《一個女人的史詩》《姐姐妹妹闖北京》《珍珠翡翠白玉湯》《臨時家庭》《離婚》《愛情面前誰怕誰》《居家男人》《荀慧生》等眾多影視作品。
1968年,方子春被下放到河北白洋淀插隊,后成為保定文工團的演員。
方子春的父親方琯德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、演員、編劇,特殊年代里也遭受不公正待遇。
1970年,方子春17歲時在熟人的介紹下,跟隨羅天嬋學聲樂。方子春唱女高音,而羅天嬋是女中音。而且方子春演話劇是主項,聲樂是副項,羅天嬋本不愿意收方子春,但得知她的出身與自己相似,便收方子春為徒。
羅天嬋家里沒有鋼琴,她每次都帶方子春去中央樂團的琴房彈鋼琴。上課前,羅天嬋留方子春在家里吃飯。做飯、洗碗等家務活,都是羅天嬋的丈夫干。
方子春稱羅天嬋的丈夫為“干爹”。方子春每天上完課,干爹就騎車載她去和平里的公交車站,方子春再坐108路公交車回家。
方子春跟羅天嬋學聲樂,沒交一分錢學費,她經(jīng)常在羅家吃飯也不交糧票。
1971年,羅天嬋在北京誕下小兒子。方子春見證了羅老師與丈夫的患難與共。因營養(yǎng)不良,羅老師奶水不足,丈夫就晚上騎自行車去農(nóng)村掏鳥蛋,給妻子補充營養(yǎng)。
有一次,一位同事送給羅天嬋丈夫兩塊蛋糕,他舍不得吃,下班帶回家讓妻子和兒子吃。
羅天嬋的媽媽有時從廣州來北京照看兩個孩子,會做些點心帶過來。羅天嬋的丈夫一塊也不吃,全留給妻子和兒子吃。
每到父親和弟弟的生日、忌日,羅天嬋心里就會很悲痛。丈夫總是耐心安慰她,給她溫暖,幫她化解情緒。
當時羅天嬋在團里屬于受限制使用,有一次團里舉行大型演出,單位破例讓她參演。羅天嬋非常開心,跟著同事上了單位的大客車。
誰知就在汽車發(fā)動時,羅天嬋又被趕了下來??粗聜兣d奮地坐車遠去,她心里格外悲涼,含淚回到家。
丈夫得知這一切,忍痛安慰她:“這只是暫時的,我相信以后你的演出會多起來?,F(xiàn)在最關鍵的是,我們都要好好活著,只要身體好,你將來才能上臺演出。”
羅天嬋與丈夫的患難真情,一次次讓方子春熱淚盈眶。
1974年,方子春成為保定地區(qū)文工團的演員,才終止了跟羅天嬋學聲樂。但這段師生情誼溫暖方子春一輩子,也讓她銘記一輩子。
最艱難的歲月里,羅天嬋的事業(yè)在巖石縫里開出花來。1973年,她因演唱施光南創(chuàng)作的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,開始在全國成名。
此后,她又演唱了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》《歌唱農(nóng)村新面貌》《克拉瑪依之歌》《向北京致敬》《孤獨的牧羊人》等眾多金曲,成為家喻戶曉的女中音歌唱家。
上世紀70年代末,羅天嬋的父親和弟弟的歷史問題終于得到澄清,她可以挺起腰桿做人了。
在接受采訪時,羅天嬋動情地說:“如果沒有丈夫的支持和陪伴,我也許熬不過那段最艱難的日子。我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,就是認識了丈夫,與他結婚?!?/p>
因為耽誤了太多的時光,羅天嬋加倍工作,要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。
此后,她相繼推出了《漁光曲》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》《日落西山》《吹散天上的烏云》《祝酒歌》《克拉瑪依之歌》等20多張個人專輯,在海內外都有著巨大影響。
接下來的十多年里,她跟隨中國藝術團遠赴美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數(shù)十個國家演出。羅天嬋聲音甜美圓潤,咬字清楚,行腔委婉,用心用情歌唱,所到之處受到廣泛歡迎。
大家所不知的是,電影《小花》的片尾曲《絨花》,最早的版本是羅天嬋演唱的。后來作曲家王酩做了修改,才讓李谷一唱的,羅天嬋演唱的那個版本很少有人聽過。
2005年5月12日至13日,名家名歌廣東演唱會在廣州、深圳舉行,羅天嬋與才旦卓瑪、李谷一、胡松華、蔣大為、關牧村、于淑珍等老藝術家登臺獻歌,引起巨大的反響。
這時羅天嬋的母親還健在,已經(jīng)90多歲了,在廣州生活。羅天嬋每年都要回來看望母親,在母親身邊盡孝。
羅天嬋與丈夫是患難夫妻,夫妻倆相愛幾十年,感情一直很好,兩個兒子孝順懂事。
到了晚年后,羅天嬋依然演出不斷,2013年11月,中國交響樂團紀念李凌誕辰100周年音樂會,羅天嬋登臺演唱自己的成名曲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,她的歌聲依然清脆甜美。
2014年,羅天嬋老師已經(jīng)84歲了。由于聽力不太好,她推掉了很多演出,只有在北京和北京周邊的演出她才參加。老伴不放心,每次演出都陪在她身邊。
平時羅天嬋在家里練習書法、種花養(yǎng)草,與老伴一起做飯。有學生來家里拜訪她,羅老師會與學生一起交流。
除了聽力不太好,羅老師的身體狀況還不錯。2019年,85歲的羅天嬋老師在央視參加《中國文藝》的演出,演唱《孤獨的牧羊人》《思鄉(xiāng)曲》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》,深受觀眾的喜愛。媒體和歌迷將她譽為“不老女中音”。
羅天嬋與老伴患難與共一輩子,到了晚年夫妻倆互相照顧,互相依靠,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整體。
2022年1月,羅天嬋老師已步入88歲高齡。晚年的她精神矍鑠,氣色很好,兩個兒子孝順懂事,兩代人的生活都幸福溫馨,羅老師與老伴樂享晚年生活。
羅天嬋老師為人低調,很少接受采訪。因此很多觀眾對她不太熟悉,其實她是很有名的女中音歌唱家,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》等金曲,就是她首唱的。
后來關牧村老師演唱的版本流傳得更廣泛些,其實兩位女中音歌唱家的演唱各有特點,各有千秋。
羅天嬋老師人生坎坷,青年時代吃過很多苦,因家庭出身遭受過不公正待遇,是丈夫陪伴她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。
羅老師的心態(tài)很好,在接受采訪時,她說自己很幸運,遇到了好丈夫,遇到了好時代,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。她對曾經(jīng)的苦難看得很淡,一些人和事也不放在心里。
正因為心態(tài)好,羅老師才越活越年輕,80多歲了還能登臺演唱?!安焕吓幸簟绷_天嬋,她的甜美歌聲將穿越歲月,陪伴溫暖一代又一代歌迷!